小学生不良数学思维习惯的成因与对策


  当前,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存在很多问题,比如,小学生数学学习粗心现象仍较普遍;不少小学生独立思考意识不强,数学学习缺乏深度思考;学生的数学思路打不开,内在的情感和思维没有被真正激活;部分小学生数学学习后劲不足。笔者认为,上述現象的主要根源在于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存在诸多不良习惯。因此,只有对小学生数学思维常见的不良习惯进行科学分析,采取针对性的有效教学对策,才能提高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水平,进而提高其数学学习水平和数学教学效率。

  一、小学生数学思维常见的不良习惯与原因分析

  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,由于受外界刺激的干扰,或受自身某种情绪的影响,常在头脑中形成潜意识的错觉。这种错觉若不及时排除,就会产生心理上的昏眩和惑乱,即心理眩惑现象。它是学生不良思维习惯的突出表现,会对思维产生严重障碍。

  1.主要成因

  (1)思维懒惰。有些不良习惯的小学生,在数学学习过程中,不会主动探求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,不会主动挖掘数学问题本身提供的信息,更不愿深入思考与探究剖析,而是期望得到问题以外的暗示,这就是思维懒惰。思维懒惰是不少小学生数学学习时常会出现的通病,尤其是遇有较难的数学知识或问题时表现更明显。其原因是没有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和刻苦学习的精神。

  (2)受非本质属性的影响。如在“除数是小数的除法”学习中,例题是“322÷0.41”,学生很容易得出“只要把被除数和除数的小数点都去掉”的结论;在循环小数教学10÷3=3.33的教学中,学生误认为循环节可以从整数开始循环等错误印象。

  (3)由于自身情绪的影响。人们会对已有经验有一种偏爱心理,因而会对新事物产生抵制、否定情绪。如有很多学生只有在要求简便运算的情况下才会想到简便运算,若不要求他变,他会仍然按常规顺序进行计算;同样,在解答正反比例问题时,只要老师不规定,大部分学生都用一般方法进行解答,而对运用正反比例的方法有一定的抵制情绪,从而影响新知的学习。

  二、小学生数学思维常见不良习惯的解决策略

  1.提出挑战性认知任务,改变惰性和松懈态度

  为解决小学生思维惰性,教师要加强数学教学的难度,在高强度的数学思维活动中,增强学生的注意力,使学生积极动脑,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品质。数学教师要合理设计挑战性数学命题,既要高出学生的基本水平,锻炼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,同时难度又不能过大,避免挫伤大部分学生的信心和热情。设计问题时一方面要能促进小学生数学思维的阶梯型进步,考虑到学生的潜力的充分挖掘,又要注意分层教学,使各个梯度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。教师在任务布置后,必须跟踪指导学生完成情况,督促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整理和重组,使学生的探索和解决问题能力不断提高。

  2.培养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,加强数学理论思考

  数学教学要重视推理过程,感性与丰富的教学方式是手段,目的是加深学生对数学本质的理性认识。小学教学中,教师必须注重对学生思维过程的观察和研究。教师常规教学中,要关注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,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。小学生的可塑性非常强,数学教师要在课堂上循序渐进地教会学生用数学思维去看、想、做。具体说来,就是要让学生注重观察,教会学生在观察基础上,提出疑问,构建数学模型,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,总结数学活动的规律,最后,培养学生运用总结的数学规律和意识解决习题。小学生的逻辑思维不强,为了培养学生数学思维,教师必须吸引学生的兴趣,创设合理和有趣的推理情境,一般先预设一个猜想结论,然后再由师生通过证明等方式寻找理由论证,通过逻辑论证过程,推理出猜想正确与否的结论。

  3.加强变式训练,促进思维更加灵活

  (1)加强对比练习。主要使用同一练习与变化练习相结合,克服学生静止孤立看问题的思维习惯。在变化练习中,一方面可穿插安排一些旧知识,加强新旧知识之间的对比,沟通联系,形成网络。如正反比例问题的对比练习;另一方面,可对新知进行变式练习,如改变某些解决问题的叙述形式,而不改变数量关系,从而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。

  (2)引导一题多解。引导学生灵活选择信息,从多方面、多角度、不拘常规地去思考、解决问题,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,逐步摆脱习惯性思维的束缚。

  (3)训练多向联想。如学习“比的意义”后,让学生对“某班男、女生人数的比是3∶2进行联想:”女生和男生人数比是2∶3;女生占全班人数的;男生占全班人数的;男生比女生多”等。这样有利于揭示知识间渗透与迁移,有利于增强学生数量关系间的转化能力,从而克服学生习惯于从固定角度观察问题,无意从不同角度分析事务的倾向。这种全面、形象的变式训练,使学生从思维定势中解脱出来,通过自我否定与质疑,充分调动学生思维,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。

  4.善于捕捉学生思维的闪光点,培养学习信心

  小学生学习自主性不强,数学学科又不如文科教学内容生动,因此很难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热情。教师可以通过小组竞争等方法,使学生的好胜心理得到满足,同时还能发现学生的思维过程有那些不良习惯,观察到学生智慧的闪光点。师生互动中,学生向教师展示自己的推理过程,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有效迁移,同时培养学生的沟通、表达能力。教师要适时捕捉学生思维中的亮点,鼓励学生的不同见解。小学生非常容易受同年龄伙伴的影响,有较强的从众心理,教师可以通过对某些学生的表扬,促使其他学生积极开发多样思维,学会创新方法,克服不良数学习惯,向

  优秀学生学习,在相互竞争中提升班级整体数学思维水平。

  5.重视反思教学,养成良好学习品质

  小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较差,往往不能很好地面对批评和失败。因此,教师要培养学生正确的自我反思能力,学会理性对待错误。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反思具体方法:首先,教师要引导学生反思对概念和规则的运用是否恰当,是否存在着基础知识掌握不正确的,如果是,那就要重新对教材进行理解和记忆,如果是思维不正确的问题,那就避免下次再犯;其次,要反思检验解题方法是否合理,如果不合理,应考虑如何改进;再次,要反思解题格式是否规范,是否养成良好的数学书写习惯。

  总之,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贯穿小学数学教学的始终,数学教师要注意观察和归纳学生的不良思维习惯,及时为学生引导和纠正,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,对学生进行科学思维训练,促进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可持续发展。


客户服务热线

18039501357 赵老师

郑州家教中心

在线客服